昆明: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以来,昆明市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
2023-07-12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以来,昆明市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带动、凝心聚力、赋能增效作用,狠抓“健全工作体系、做实平台队伍、推动融合互促、汇聚整体合力”四大重点,构建昆明特色的“党建+治理”模式。
建强“指挥链” 组织强内力
【资料图】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市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各级党委的“一把手”工程,纳入“书记领办”项目推进,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切实扛稳社会治理工作责任,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治理。
昆明市全力搭建社会治理组织平台,确保各级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不落空。市级层面,成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统筹全市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县、乡两级层面,由县、乡两级党委成立相应机构负责具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村(社区)层面,由村(社区)党组织主导,依托“党建会客厅”“村(居)议事会”等载体开展基层治理工作。
与此同时,持续深化居民区党建,坚持把党组织网络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昆明市赋予居民小区党支部决策、建议、人事、监督、评议5项权力,具体负责领导、统筹、协调推动辖区内一切组织和资源参与小区治理和服务。目前,全市组建小区党支部1857个,覆盖居民小区4405个,党的组织覆盖率达100%。
打牢“硬底盘” 队伍提能力
昆明市建强基层党建队伍,实施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全市已选树28个社区“名书记”工作室,选派207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市级“名书记”工作室跟班学习。同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确保社区工作者进入有门槛、工作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如今,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昆明市开展基层治理的实战平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昆明市打造“15分钟服务圈”,已建成1个市级、19个县级党群服务中心,在80个街道和676个社区,以及部分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广泛布建行业领域党群服务中心(站),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筑牢基层党建阵地。
此外,昆明市还在村(社区)开展“五个先锋”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获评先锋的村(社区)干部按规定分别给予奖励,激励引导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以高质量党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优化“加速器” 基层添助力
昆明市抓实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推动驻地单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城区街道建立“大工委”,吸纳2288家联盟单位,整合行业系统优质资源聚力基层社会治理,在493个社区建立“大党委”,充分发挥1660名兼职委员优势特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
在全市深入开展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聚焦居民需求提供清单式服务、组团式服务,实现“组织联建、党建联抓、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服务联做” 。
依托“春城先锋”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力量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昆明市开展了一批常态长效、机制健全、服务民生、引领治理的“春城先锋”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带动辖区公共单位、群团组织、党员群众主动服务社区、服务居民。
点燃“新引擎” 治理聚合力
“四社联动”实现资源整合。昆明市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志愿服务“四社联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赋能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构筑社会治理共同体。全市县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覆盖率达93.75%,乡镇(街道)级覆盖率达87.86%,每个城市社区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10个以上。
“吹哨报到”实现力量融合。昆明市建立“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工作体系,完善“哨源”问题清单,健全“哨件”处置机制。通过“吹哨报到”推动上级单位力量下沉街道、社区,共同解决基层长期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顽瘴痼疾,一大批基层长期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得到整治。
“红色物业”实现功能联合。为破解“社区、居民、物业、业委会各自为政”的治理难题,昆明市积极打造“红色物业”品牌,辐射带动全市物业服务提档升级。全市已评选45个市级“红色物业”项目,不断优化服务,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昆明日报 记者唐丽)